常德新媒·爱常德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媒数字】,定时推送最懂常德的生活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常德会战七十周年祭

来源: 酸甜苦辣 朱长顺 2013-11-2 10:01:2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德会战七十周年祭

  今天是中日常德会战第七十周年的日子。——这是一个让人追思、让人悼念、让人感慨的日子!
  七十年过去了。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追思,追思七十年前那艰苦卓绝、惨烈异常的一幕:
  1943年11月2日,日军在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沿湖南华容至湖北松滋的长江一线集结了五个师团、五个支队、一个飞行战队、一个毒瓦斯队及部分伪军共约10万兵力,分三路向我滨湖地区发起了终极目标为占领常德的大规模进攻。此役旨在将国军的有生力量牵制、消耗在滨湖地区,拖住国军开赴缅甸战场的步伐,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信心;同时抢夺洞庭粮仓,实现以战养战;打通粤汉铁路,增援南洋日军;从而挽救其在太平洋战场的颓势。对此,国军调集了12个军约20万兵力进行阻击。由于日军采取了与此前“鄂西会战”完全相同的战线和阵势,致使重庆军方误以为日军要报鄂西会战的一箭之仇,故而将原本与常德相互策应的兵力部署,调整成了应对鄂西之役的反包围部署,大量的兵力调至湘西北一线,于是,常德城便成了一座兵力薄弱的孤城。
  直到半个月后的11月18日,常德东北防线涂家湖守军与日军攻打常德的先头部队接火,重庆方面方知上当,随即重新调整部署,但此时一切都晚了。因为经过半个月的战事,中了“调虎离山”计的各路国军已被日军死死地堵截在了石门、津、澧一带且伤亡惨重,而东线可调动的增援部队也远在数百里上千里以外的衡阳、江西,且同样有日军的重兵堵截。这样,真正担任常德守城战的就只有国军第74军的57师一个师,加上临时配属给该师的一个炮兵营,以及第100军第63师的118团共八千多人,且炮营只配备了八门大炮,一千多发炮弹,一挺高射机枪,几小箱高机子弹,而此时从东西两线进犯常德的日军部队则有三万多人,且配备有足够的飞机、大炮、弹药和给养。
  日军不仅在兵力和装备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天生好战,敢打敢拼,穷凶极恶,灭绝人性,加之训练有素,久经沙场,其战斗力和破坏力简直就如洪水猛兽。——可以毫不隐晦地说,处于绝对劣势的57师,面临的是一场显然打不赢的战役,守卫的是一座显然守不住的城池。不仅常德守城战如此,由于国势维艰,当时的整个中日之战打的都是一场明知打不起的战争,因而,面对强敌的57师自然也是明知打不赢而打之,明知守不住而守之。这就是不惜“牺牲到底”的国家意志和宁折不弯的民族精神使然。
  为了应对预料之中的大战苦战恶战,57师师长余程万提前部署做好了全城百姓的疏散,并在城内各十字路口和要害地带构筑了工事和据点,又将东面的防线拉到了包括涂家湖在内的牛鼻滩一带,西面的防线拉到了包括黄土山在内的河洑山一带,两线距离,将近百里,不少的前沿据点因为兵力不足都只安排了一个班的人员,志在以有限的兵力拒敌于城郊,抗敌于城垣,最后拼敌于街巷。57师全体官兵也都慷慨赴命,誓死一拼,因为,这是一支素以“虎贲”著称的部队,有着不畏艰险舍身报国的光荣传统。

  自11月18日涂家湖的战斗打响之后,常德城郊东西南北的日军陆续集结到位,常德大地上的枪炮声一天响过一天,战事一天紧过一天。日军的攻打常德的战术是先用飞机和大炮一顿狂轰滥炸,然后便是数以百计千计万计的步兵潮水般地一波紧接着一波袭向守军各阵地,如此同时天上的飞机也密切地配合着地面的进攻,当其进攻遭到了守军顽强的阻击而不得不退下时,天上的飞机,地上的大炮又是一阵狂轰滥炸,轰炸过后,步兵波冲再起,如此不分昼夜的循环交替。狂轰滥炸时,日军出动飞机最多的一次达到了24架,各色火炮动用得最多的一次竟超过了300门以上。成吨成吨的炸弹像暴雨狂泻,直炸得天地间尘土飞扬,风云变色;空气中满是硝烟,刺鼻呛喉;直炸得守军阵地碉堡崩塌,堑壕荡平,血肉横飞,尸相枕藉。
  面对日军的猛烈攻势,誓与常德共存亡的虎贲将士临危不惧,沉着应战,当敌人狂轰滥炸时就蜇伏在碉堡、堑壕、掩体和有利的地形处以减轻伤亡;轰炸一停,没有中弹伤亡的人员便迅即应对冲上来的日军,远距离就用机枪扫,近距离就用步枪点,再近就用手榴弹炸,还近就跃出堑壕拼刺肉搏,危急关头就同归于尽,加之炮兵营的协同作战,从而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地疯狂进攻。但毕竟敌兵源源不断,打的是波状战、车轮战,又有密集如雨的地空火力,而守军打的是持续战、疲劳战,且火力压不住对方,因而每打退敌人一次进攻,自己也伤亡激增,兵力锐减。在城郊阻击战中,守涂家湖、牛鼻滩的169团的两个连,打退敌人数次进攻后只剩下了一个连;守岩包的169团一营在多次激战中全部牺牲;守河洑的171团2营在敌人第9次更加猛烈的炮击时全部壮烈牺牲;守北郊黄土山的170团2营在敌人第8次更加疯狂的进攻中,除几十个人侥幸撤离外,余皆在敌人密集的炮火中为国捐躯;其他各阵地的守军除德山外,也都在拼死抵抗中损失惨重;而守德山的非57师的118团则被日军的炮火吓得临阵脱逃,不仅使德山轻落敌手,而且也使守军的阵势一下子减少了一个团的兵力。就这样城郊的阵地一步步的失陷,到11月25日,守军便转为了城垣保卫战。

  11月25日转钟时分,日军开始攻城。他们首先用飞机在常德上空连续投下了十几颗照明弹,把整座城市都照得如同白昼一般;紧接着常德四面的日军部队,山炮、迫击炮、轻重机枪、步枪,各对准了他们面临的国军阵地,一齐发射,无限量的狂泻出各种弹药,那一条条的炙热火光,在地面绵延牵连成万道烈焰,无数种爆炸的声响,仿佛天塌地陷;再后就是步兵全面出击。而此时城内的守军已不足4000人,弹药也相应的消耗了总量的一半。——虎贲官兵就是在这样险峻的情形下进行着城垣保卫战的。最先出现险情的是东城门。由代号‘鲸’的40师团调来的日军户田支队,是一支特别凶悍的部队,从凌晨起,他们就集中了四十多门炮,六七千兵力,向城基猛冲猛攻。169团柴意新团长在炮火连天中,亲率一个连的人奔上城基抵抗。日军用密集部队冲锋,从拂晓到天亮时分,就已冲击了十几次,终于,在炮火枪弹的啮咬下,东门口被打开了一个缺口。有一支日军300人左右的突击队,已冲到离缺口仅100公尺远的地方。再有日军炮兵的一个轰击波次,他们就马上可以乘机涌进来。机枪连长来汝谦主动向柴团长请缨,带着一个排的官兵,全身吊满了手榴弹,冲到东门的缺口外,一个个拉开了手榴弹的保险盖,与迎面冲来的日军同归于尽,这才堵住了东门缺口。像这样危急的情形和壮烈的场面,在常德城的东西南北四门,每天都在发生着。
  时间越往后去,情况就越是艰苦,战事就越是惨烈。到11月28日下午,西围墙已被日军村川部队打开一道缺口,敌人的平射炮炮弹,在离地面不到1米的高度,向缺口内的两座小碉堡连珠式的发射,然后,日军又用掷弹筒向城上守军施放窒息性毒气弹,以掩护步兵登城冲锋。守军169团的一个排全部中毒昏迷,日军一鼓作气涉水过壕,爬梯登城,将昏迷中的国军士兵,统统枪杀。北门的守军171团赶紧分兵救援西围墙缺口,结果顾此失彼,日军在更加猛烈地攻击下突破了北城门。于是,城内的守军腹背受敌,东门和南门相继被攻陷。更加惨烈的街巷死拼战开始了。

  日军为了摧毁守军在巷战中的抵抗力,在步兵冲锋之前,除了猛烈地炮击外,还施放了大量的烧夷弹,顿时常德城内变成了一片片的火场和一个个的深坑。守军一边灭火,一边应战,上至师长下到伙伕,人人都投入了战斗,他们利用尚未炸毁殆尽的工事掩体和断壁残垣,在一天都难得吃上一顿饭的艰苦情况下,与不断冲上来的日军,进行着有一墙守一墙,有一坑守一坑,有一壕,守一壕,有一屋,守一屋的拼死抵抗,那场面可是真正意义上的枪林弹雨,炮火连天,前仆后继,寸土寸血。
  敌众我寡,伤亡在不断扩大,阵地在不断缩小。到12月2日,守军就只剩下250多人,7挺轻机枪,30多支步枪,200发不到的子弹了,而且援军仍然被阻隔在外围突不进来。在这种难以为继的情况下,经170团团长孙进贤的力劝,3日凌晨,余师长不得不作出分批突围以寻引援军再杀回来的决定,而他自己则准备战死在城内。当他通知169团团长柴意新第三批突围时,柴团长执意要师长走,自己留下来牵制日军,并说了一些不容置驳的理由,余师长这才突围出去。当日黎明,柴团长率残部51人继续作战,不幸身中炮弹,壮烈殉国。

  由于虎贲将士置生死于度外的浴血奋战,每个官兵都起到了以一敌十的作用,加之炮兵营在紧要关头的配合,致使敌人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以致三万多人围攻八千多人的一场战役,城郊战打了八天八夜才兵临城下;攻城战打了三天三夜才攻入城内;街巷战打了五天五夜才占领全城。其间,陷入泥足的日军指挥官为了尽快地结束常德战事,还使出了诱降的伎俩,但英勇的虎贲将士用前赴后继的顽强抗击作出了宁死不屈,血战到底回答!
  在整个常德会战中,中国官兵伤亡在五到六万,日军伤亡人数无法确定,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经此一役,日军已元气大伤,无力再战,以致三次违抗日本大本营和中国派遣军司令部的命令,不敢再犯常德。
  常德城虽一度失陷,但57师16昼夜的连续鏖战,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打出了虎贲之师的军威,消耗了日军的大量兵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拖延了日军的战略时间表,鼓舞了整个中国抗日战场,赢得了国际上的好评,也为几天后收复常德城奠定了基础。57师全体将士真正做到了常德公墓纪念坊上所镌刻的:忠贯日月,气壮山河;天地正气,万世军表。

  七十年过去了。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悼念,悼念在常德会战中为国捐躯的所有烈士!
  一、已知姓名的在常德会战外围战中捐躯的烈士:
  彭士量,湖南浏阳人,黄埔陆大生,第73军暂5师少将师长,追晋中将,殉国时年仅39岁。
    许国璋,四川省成都人,第29集团军150师师长,追晋中将,殉国时年仅46岁。
    杨剑秋,第74军58师上校师附,追晋少将,殉国时年仅41岁。
    陶绍唐,第100军第63师第189团上校团长, 追晋少将,殉国时年仅37岁。(一说陶为第3师副师长)
    高鸿恩,第100军63师189团副团长,追晋上校。

    朱觉非,第44军独立团第3营8连少校连长,追晋中校,殉国时年仅32岁。
    二、已知姓名的在常德会战增援战中捐躯的烈士:
    孙明瑾,江苏宿迁宿城区人,黄埔陆大生,第10军预10师少将师长,追晋中将,殉国时年仅38岁。
    陈飞龙,第10军预10师参谋主任,追晋
少将,殉国时年仅40岁
    张惠民,陕西平利县冲河乡张家湾人,第10军3师9团上校团长,追晋少将,殉国时年仅38岁。
    周志清,第10军3师9团3营营长。

    三、已知姓名的在常德会战守城战中捐躯的烈士:
    柴意新,四川南部县建兴镇人,黄埔生,第74军57师少将参谋长兼169团团长,追晋中将,殉国时年仅45岁,且新婚才7个月。
    郭嘉章,第74军57师169团2营营长。
    李祐吾,第74军57师169团3营9连某排排长。
    来汝谦,第74军57师169团机枪连连长。
    王兆和,第74军57师169团1营通讯班班长。
    王福明,第74军57师169团1营3连士兵。
    张庭林,第74军57师170团1营营长,追晋中校,。
    李少轩,第74军57师170团1营副营长。
    邓鸿钧,第74军57师170团2营营长。
    祝克修,第74军57师170团2营5连某排排长。
    张  鑫,第74军57师170团3营副营长。
    陈少祥,第74军57师169团3营9连某排排长。
    吴文香,第74军57师169团3营9连士兵。
    卢孔文,第74军57师171团少校団附,追晋中校。
    马宝珍,第74军57师171团1营3连连长。
    殷惠仁,第74军57师171团1营3连某排排长。
    袁自强,第74军57师171团2营营长。
    刘贵荣,第74军57师171团2营营长6连连长。
    唐安华,第74军57师171团2营营长6连某排排长。
    张照普,第74军57师171团3营营长。
    宋维钧,第74军57师171团3营代营长。
    雷拯民,第74军57师171团3营副营长。
    乔  云,第74军57师171团3营9连连长。?
    李少兴,第74军57师171团3营9连代连长。
    唐国栋,第74军57师171团3营某排排长。

    王正义,第74军57师171团工兵营4连1排某班班长。
    何曾佩,第74军军炮团第3营营长。
    余云程,第74军军炮团第3营副营长。

    兰玉林,第74军军炮团第3营某连连长。
    郑德辉,第74军军炮团第3营某连连长。
    楮敏玉,第74军军炮团第3营某连连附。

    今天,在经历了极左的浩劫之后仍然能够列出以上一部分烈士的名单,全赖一批有良知的专家学者,特别是长篇纪实小说《八千男儿血》的作者张晓然先生和常德会战研究会秘书长钟云鹏先生对常德会战史的辛勤调查和整理。
    此外,包括现在还找不到姓名的烈士在内,整个常德会战的捐躯者逾六万人。
    正是因为他们的前仆后继,拼死一战,才使得常德守城战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坚持了16个昼夜。

    七十年过去了。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感慨,感慨在历史的变迁中常德人民对于常德会战史的记忆发生了断裂!
常德的大地,曾被日本侵略者的炮火化为焦土;常德的山川曾浸透了虎贲将士的鲜血。常德人民应该永远记住日本帝国主义对常德的侵犯,永远记住那一场艰苦卓绝、惨烈异常的“常德保卫战”,永远记住为保卫我们这座城市而捐躯的先烈,以及从枪林弹雨中死里逃生的残存老兵,但实际的情况是,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常德人对于以上种种的记忆却发生了断裂。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参加常德会战的军队属于国民党的军队而在历史的变迁中被抹煞,就是因为在极左的浩劫中掩埋烈士的公墓被摧毁荡平,彰显烈士的标志性建筑被覆盖涂改,纪念烈士的街道名称被更换替代,残存的国军抗战老兵被打成了历史反革命,幸存的见证者讳莫如深,怕提往事,从而使人们失去了知晓这一段历史的凭依。
    不仅常德人对常德会战的记忆发生了断裂,而且整个中国对国军抗战史的记忆都发生了断裂。
    连我们自己都有意识地断裂了对于抗战史的记忆,日本侵略者就更不会尊重历史了。首先他们不承认是败在中国战场上的,继而不承认其对中国的侵略和屠杀,再进一步就坚称钓鱼岛是他们的。除了日本人不承认他们是败在中国战场上的外,由于“国民党说共产党没有打,共产党说国民党没有打。”因而“在世界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中,我们没有进入(史册)。”(台湾新党前主席谢启大《在常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暨公祭常德会战英烈典礼上的讲话》)。而实际的情况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可见,对待抗战历史,我们是不应该存在着党派偏见的。站在国家的高度,不管是共产党军队还是国民党军队,都是中国军队;站在民族的高度,不管是共产党士兵还是国民党士兵,都是中华士兵。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卫国战争,不管历史怎么变迁,凡属在卫国战争中牺牲的烈士都应得到纪念,凡属在卫国战争中参战的老兵都应受到礼遇。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好,尽管他们的体制发生了改变,但照样年年举办庆典,纪念前苏联时期的卫国战争,而且凡是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兵,俄罗斯政府都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保持在全俄的中偏高水平。再看作为侵略者的日本又是怎样对待为其国家利益而战斗和战死的军人的:战时日本报道部部长谷获在广播节目中,针对在美国阿图岛战死的日军,向全体日本国民泣不成声地说道:“只要我们一息尚存,只要还有一个日本人活在世上,就决不能忘记在波涛环抱的孤岛上玉碎烈士的忠节。”战后,他们又为战死的日军修建高规格的“靖国神社”并不顾中国等受害国的反对年年参拜,而没有战死的日本军人则享受着比一般日本国民要高的生活待遇。日本人就是这样对待他们的战斗者和战死者的。相比之下,作为国军的中国抗日军人就太冤屈了,他们不仅没有得到最起码的生活保障,而且长期受到歧视、管制或监禁,并且还牵连到其妻儿老小,哥兄姊妹,以致家道衰微,老无所依,贫病交加,一个个抱憾而去,而战死的烈士更是坟墓被毁,死无葬身之地,这实在是不应有的下场!

    今天,虽然国军的抗战史已得到了正视,各地的国军公墓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国家民政部也发文“让符合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中的孤寡对象优先优惠进入敬老院、福利院。”但这在实质上只起到了老兵群体不再受歧视的作用,而老兵们的实际生活困境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为此文只是针对“老兵中的孤寡对象”而言的,而且即便如此,敬老院和福利院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也并没有做得到全覆盖。
    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上国军牺牲了350万将士,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如果没有全体参战人员长达八年的誓死抵抗,中国的历史必将改写。因此,已是风烛残年的国军幸存的抗战老兵理当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补偿。然而,这一天不知有几位老兵能够等到!

    今天,我们纪念常德会战七十周年,就是要牢记日本帝国主义对常德的侵犯,牢记那一场艰苦卓绝、惨烈异常的“常德保卫战”,牢记为保卫我们这座城市而捐躯的先烈,以及从枪林弹雨中死里逃生的幸存老兵(现在在常德境内已被确认参加过常德会战的幸存老兵仅剩下4位了。他们是出家在德山乾明寺的吴淞、鼎城白鹤山吴家口村9组的吴云凯、桃源漆河镇的刘道明、石门磨市镇岩塌村的郑湘邦,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医疗条件一直都很窘迫),并为改善幸存老兵的生活困境而呼吁!
    今天,我们纪念常德会战七十周年,就是要发扬常德会战为抗击外侮,也即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将这种精神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本文史事来源于军旅作家张晓然《八千男儿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6

夜雨留香 2013-11-2 15:17:52 显示全部楼层
牢记历史,时刻警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i736实名认证 手机认证 2013-11-2 23:51:27 显示全部楼层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关爱老兵,勿忘国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彳亍的胖哥 2013-11-3 17:12:27 显示全部楼层
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武陵实名认证 手机认证 2013-11-4 22:58:32 显示全部楼层
84706594.jpg
常德会战两周年之际,部分国民党官兵在常德会战纪念碑前合影留念,纪念碑现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佳钢百炼 2013-11-4 23:13:50 显示全部楼层
孤城血拼!中国人民的血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佳钢百炼 2013-11-6 07:22:47 显示全部楼层
家祭无忘告乃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朱长顺

13
粉丝数
23
帖子数
业务洽谈 文章投递 寻求报道
电话咨询: 0736-722939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