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布港之恋
作者:天涯觅梦
麻布港,一个生我养我的小地方。为什么起名叫麻布港,也许因为当时很贫困,人们都穿粗麻布的缘故吧。人户不多,都是木板房,有潮湿而温润的炊烟升起,经常听到鸡鸣狗吠声。
总之,那是我儿时乐园。
说是港,其实不如说是一条小溪,是本村许多泉水汇聚而成,水质清澈而凉爽,可以直接喝的。
小时候,每到夏天,我们会浸泡在清清凉凉的溪水里,互逐嬉闹,有时候,赤溜着身子,从光滑的斜坡上迅速滑入水面,溅起巨大的浪花。
溪水中有许多从沅江逆流而上的小鱼,小伙伴们会经常聚在一起,下溪捉鱼,大家分工明确,有的筑堤坝拦水,有的负责浇干围堰,有的负责捉鱼。
那时鱼儿真多呀,有鲤鱼,鲫鱼,草鱼,泥鳅,黄鳝……还有大大小小的螃蟹,那时候抓到螃蟹就会把它的大腿掰下,放在嘴里慢慢咀嚼,时常听到大点的伙伴说“吃得生,当得兵”之类的话。
最喜欢的鱼儿要数鰟鲏娘了,很小,体型很薄,味微苦,全身布满五颜六色的花纹,特别漂亮,我们会把它捉住带回家用洋瓷缸或碗养起来细细观赏。只可惜,大都养不了几天便会被我们整得奄奄一息,留下些许遗憾。
溪畔的山坡上,有许多灌木丛,每当学校放假,我们便会上山,一边看牛,一边打柴。春夏季节,植被繁茂,我们会把黄荆枝砍下来绕成一圈,戴在头上,顺便拿上木头做的小手枪,玩打鬼子的游戏;有时会摘下许多苍耳果,揉在女孩的长发上,看她们如何一颗颗弄下来,然后哈哈大笑。那种感觉,惬意得很。
那时候,是插两季稻的,秋收以后,皓月当空的夜晚,我们会躲进草垛捉迷藏。伙伴们真多呀,一家三四个孩子,成群结队,禾场里,田坎上,到处是伙伴们的欢呼声,呐喊声。深夜,大伙有的各自回家,有的三五个挤在一床,沉沉睡去。
沅江,是不得不说的,如同一条透亮纽带,逶迤蜿蜒,绕着麻布港而去,一步三回头,似有万千不舍。江面有渔舟,水鸟;江底有各色鱼类,还有燃烧的晚霞;江畔是卵石,沙滩,草坪。我们经常坐在草坪上,看江上的驳壳船拖着长长的船队驶过;看天空变幻莫测的云朵时卷时舒;看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峦,想象着究竟隐藏了多少动人的故事。
如今,当年的伙伴们都长大了,各自盖起了小洋房,那些木板房早已没了踪影,麻布港反倒没有先前的热闹,年轻人都外去务工了,只有年前年后,村里人如侯鸟一般,作短暂停留,三两个老人,象极了村口的几株古柳,久久守护,苦苦守候。江面上修起了电站,麻布港真成了港口,水面开阔,港口里停靠着清一色铁制游轮。
不见了嬉戏的小伙伴,不见了苍耳果,不见了可爱的鳑鲏鱼。
2020.12.26 |
|